7月12日,北京高风险地区“清零”。疫情期间,中轴线申遗、浅山区保护、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、生活垃圾分类等一系列事关北京“四个中心”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,依旧有条不紊推进。面对疫情,首都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,并没有“乱了手脚”。今天,经过战疫洗礼的北京,对“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”“怎样建设首都”这一重大时代课题,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,更为厚重的积累。6月15日,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的一处临时核酸采样点,工作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。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迎大考、打硬仗,尤见生命至上6月11日,北京新增一例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患者。此前,北京已连续56天无新增病例。疫情出现反弹的现实,仿若千钧之重,毫无征兆地压向这座国际大都市。彼时,北京全市500余所幼儿园刚刚迎来返园的孩子;小学一、二、三年级约52万学生即将回校复课;市民期盼已久的“北京消费季”才启大幕;全市复工复产、推动消费的热情正需呵护。资料图 6月8日,北京市小学四、五年级学生约28万人返校复课。张兴龙 摄与此同时,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反馈的结果更令人疑惑,被感染者无咳嗽、无咽痛、无胸闷,无出京史、无外来人员密